聆聽習主席講話深受鼓舞 本會多名首長為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成員

: 本會動態
已建立 : 11-12-2018

為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逾160名香港各界代表組成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於本月10日起一連三日開展深圳和北京訪問行程。他們並獲國家領導人會見。是次代表團規格高而大,由特首林鄭月娥擔任團長,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擔任顧問,成員皆為對改革開放和對香港有重要貢獻的人士,包括多名在改革開放初期率先到內地投資、設廠的商界人士或其代表,以及協助內地推進現代化建設的專業人士。

本會多名成員也是代表團成員,包括:召集人兼監事長譚錦球,會長蔡加讚,名譽主席李家傑、霍震寰、梁亮勝、龔俊龍、林龍安、曾智明、呂耀東,顧問林順潮,執行會長馬浩文。

代表團10日上午到深圳參觀深圳改革開放展覽館,再與深圳市領導會面,下午則前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參觀前海展廳及前海石公園,傍晚乘坐包機前往北京。

11日,代表團上午前往釣魚台國賓館,參加由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港澳辦合辦的「香港澳門參與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座談會」,回顧港澳參與改革開放的歷程,以及前瞻新時代改革開放的發展重點和港澳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角色,國家發改委在座談會後會宴請代表團。一行在下午參觀故宮博物院。

12上午,代表團在人民大會堂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及宴請。國家主席習近平當天在人民大會堂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 40周年訪問團。 習近平強調,在新時代國家改革開放進程中,港澳仍然具有特殊地位和獨特優勢,仍然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並對港澳提出四點希望,包括更加積極主動助力國家全面開放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參與國家治理實踐和促進國際人文交流。他並強調,港澳青年是建設國家的新血,要為他們的發展多搭台、多搭梯,幫助他們解決在學業、就業、創業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

全國政協常委譚錦球接受傳媒訪問時表示,習主席的講話令我們非常感動、激動,體現國家充分肯定香港同胞在改革開放40年來經濟、政治、民生、文化等方面的貢獻。還講了不少動人的故事。比如港澳同胞建設了內地第一條高速公路、第一個五星級酒店、第一個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等等。隨着國家堅持改革開放,希望港人能把握國家發展機遇,發展創新科技,繼續發揮香港的金融、航運、專業服務等優勢,與國家一同努力,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譚錦球表示,他擔任召集人的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就是主動配合國家發展大局的自覺行動,目前促進會在參與國家扶貧攻堅戰中已經取得突出成果。他介紹說,此次參訪團中的全國政協委員蔡加讚先生是扶貧促進會會長,他與蔡加讚先生也是今年兩會部分全國政協委員聯合提交的提案「發揮香港各界在打贏脫貧攻堅戰的作用 」的聯合提案人,提案被全國政協列為重點提案。扶貧促進會首個扶貧點協助革命老區四川南江整縣脫貧的項目正在積極推進落實。

全國政協委員蔡加讚指,對深圳改革開放成就感受特別深刻。「我們八十年代初在深圳設立玩具廠房,是國家改革開放的積極參與者和受益者,並且一直參與深圳的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就像當年改革開放,同樣為港人提供了非常好的舞台,港人必須積極參與。他對國家、深圳、香港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的前途充滿信心。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梁亮勝表示,深圳特區的精神就是敢闖敢試,不走老路。從種田到「種廠」,再到「種高科技企業」,深圳的發展道路就是一條不斷轉型的道路。港人有必要重拾實幹精神,走好我們自己的路。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龍安表示,他為國家改革開放40年的成就感到自豪,香港與深圳都是獨當一面,未來繼續緊密合作,一起支持國家經濟取得新一輪騰飛。

他相信,在新時代改革開放進程中,香港仍具有重要窗口優勢,可作爲國家融資及對外交往中心,以及全球規模最大及最可信賴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香港人才薈萃、法制完善,以及實行市場經濟、外匯管制自由和簡單低稅制等優勢,都是短期內不可替代的。

全國政協委員馬浩文:習主席這次提醒各人改革是不會停,亦不可以停,還要更深入,自己感受非常之深。每個國家都在發展,都在努力進步。作為一個公民,既要回顧過去,不能忘本,更要展望將來,絕不能安於現狀,不斷進步、改善。現今國際環境,國家以及香港,每天也有危,亦都有機。香港也好,內地各省市也好,只要有這個心,便能為新時代改革開放作出貢獻,只要有這個心,便能為香港,為個人的事業創出成就。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林順潮表示,國家改革開放40年以來,變化翻天覆地,尤其是以前很多技術都要「寄人籬下」,現在很多都是自主創新,他前日觀看改革開放展覽時,憶起很多歷史畫面,「真的很感觸、激動,看到國家現代化的進程」,昨日就在座談會了解到國家的大規劃、如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以至「一帶一路」。他認為,雖然國家要面對貿易糾紛等困難及挑戰,但目前走的是一條正路,希望全國上下齊心協力,渡過難關。

林順潮更憶述,自己在20多年前已在內地搞慈善,當時深感香港醫療水平高,也有醫德、醫風,可與內地分享,故在內地於2000年代推行公私營「兩條腿走路」的醫療改革、兩地簽訂CEPA放寬香港專業人士北上後,於2010年在內地開辦眼科醫院,「改革開放是大政策,CEPA就是細節。」

(綜合人民日報、新華網、大公報、文匯報、商報、鏡報等多間媒體報導)